
談到香港情色電影的歷史和起始,就不得不提到當年一手將香港打造成「東方荷里活」的邵氏電影,這個曾經是全球最大影城的邵氏片場,除了製作出很多能夠將武俠、功夫等文化傳到國外、打進美國市場的武打電影之外,更締造了一段香港情色電影的黃金時期。有從經典小說改編而成的古裝情慾《金瓶雙艷》,有加上喜劇元素的《風月奇譚》,有融入暴力血腥、挑戰觀眾接受程度的《打蛇》等等…大多都是在一眾電影節、回顧展中、顯赫有名的影史經典。可惜的是年代真的有點久遠,作為八十後的我,也鮮有機會把她們全部都拿起來欣賞一遍。所以說起來,也很感謝《多謝高人Cine之慾仙慾史》這個節目,令我有這個契機,找回其中幾套我非常感興趣的作品來觀看。
而這一期專欄要談的,就是一部我覺得真正稱得上「劃時代的香港情色電影」。香港電影百年百大經典影片評選裡唯二的情色電影之一,由楚原導演執導、何莉莉、岳華、貝蒂主演,1972年的邵氏風月片《愛奴》。楚原是我會恨我自己認識得太遲的一位導演,小時候看到他在電視上的演出《卡啦屋企》、《美味天王》,只覺得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伯伯、很不錯的綠葉演員,到後來真正愛上電影之後,才驚覺他原來是一位非常睿智、且有風骨、更拍攝過無數經典、很有前瞻性的「香港電影之父」。而我腦海裡楚原導演最後的身影,是他在第37屆金像獎那段字字鏗鏘、句句有力、獲頒終身成就獎的致謝詞。在此要跟楚原叔說一聲、一路走好!
很抱歉,話題好像有點走遠了… 這一套《愛奴》在當年上映時已經引起極大的轟動,奇情、香豔、大膽!講述一位受盡折磨和侵犯的柔弱女性,怎樣放下自己的尊嚴,用情愛縱慾、用肉體去復仇的故事,更把情色融入在邵氏最標誌性的武俠片裡,說她是 「劃時代」,當然就不只這樣,你能想像一下在整整半個世紀之前、七十年代的觀眾在大銀幕上首次看到「女同性戀」在香港電影中出現的情景嗎?《愛奴》的故事就算是放在今天,依然是一套很前衛和具有衝擊性的作品。電影的一開始,在漫天風雪裡發生了一宗殺人命案,從捕快的追查過程當中,我們又回到一切事情的起點。女主角愛奴是怎樣成為青樓花魁的呢?命案又和她有什麼關係呢?她原是書齋老師的女兒,當年被拐賣到這座妓院,被迫脫下衣服「驗身」,愛奴那種和當年格格不入的剛強性格令她誓死不從。這些早期的情色電影,大多都是建構在這種權力威迫之下,那些年的情色片女主角,感覺都是那種永遠也身不由己、是為了滿足男性控制慾存在的女性。由其是看到那四位大豪客,那好像在拍賣商品的競拍過程。明明看到愛奴十分反抗,但當大豪客們看到她的無力反抗,反而更激起了他們的激烈競拍愛奴初夜的價格。這一幕也令我想起了《Get Out》裡,競拍男主角的那場拍賣會。《愛奴》這幕表現出的那種階級、那種蒙在鼓裡,那種權力的展現更為震撼,畢竟這是一套五十年前的作品。而在電影語言、戲劇裡的用法,電影硬生生地將主角的心理與處境壓得更低更痛,從而令之後矢志要復仇的決心、大大加強故事後期大仇得報的快感。
愛奴的初夜、跟之後被各個大豪客凌辱享用的晚上,雖然在情慾畫面上,是相對地點到即止的,跟現代情色片的那種肉體碰撞、水乳交融相比,只是小毛見大毛。但我們能夠欣賞到楚原導演絕妙的鏡頭運用,多種不同程度的凌虐情節、用春藥迷暈、用鞭子抽打、甚至無處可途的五花大綁,這種視覺衝擊放在當年,絕對是震撼非常、頗為新派的呈現方式。老實說,我並不喜歡看這種強迫別人就範的橋段,甚至是看AV,我也會刻意避開這些題材。當然這種以權力利益來威迫他人提供性服務的橋段,對某些人來說,會有一種獨特的刺激感、滿足感,不過在現在這個講求相互尊重、尋找方法去享受性愛的時代,這種跟你不同的價值觀,就只能靠電影世界來滿足了。
當被四度凌虐之後,愛奴曾想過以白綾尋死,但在她被救下、捕快對她作出勸導之後,愛奴就決定開展這一趟復仇之旅,把自己完全放下,將所有的憤怒、羞辱、恨意全部鎖在心底裡,更跟隨那位令她身陷於此地、掌管青樓的老闆娘春姨學習武藝,甚至以自己的肉體去滿足、以感情去欺騙這位同性戀的春姨,以獲取她的信任和權力。在愛奴成功以他們的性僻、對那四位帶給她無盡惡夢的大豪客逐一復仇後,我是有被這故事的力度深深震撼到,其實復仇故事並不旱見,只不過大多都是在武俠片裡,被滅門滅派的仇恨,那些主角總會經歷一些奇遇,無窮無盡的修練以報仇雪恨。但《愛奴》所展現出來、女性的仇恨,我覺得更增添了多一重的意思,就是女性復仇故事裡、算是很獨有的面向。當女性為了復仇,很多時都要無奈地用上自己的身體和愛情作為籌碼,因為她們的力量並不強,所以只能夠以自身最吸引的地方作為武器,以最為堅強的內心去承受傷痛。我覺得這就是亞洲電影裡女性復仇劇本的起始和典範!而這也令我不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現代的人們究竟會不會以自己的身體和感情去對某些曾經傷害你的人去「復仇」呢?可能我們在一段感情關係裡,都曾經試過明明不愛了,但卻因為不甘心、寂寞、慾火等原因,和對方互相傷害過。甚至我們在經過某些不堪回首的感情之後,會萌生出獨特的性僻好、改變尋找另一半的喜好等等…我們何嘗又不是跟愛奴一樣,都是被過去牽著走、被那不忿的復仇之心所塑造出來的人?
電影的最後,我就留給各位自行去欣賞,雖然《愛奴》是一部五十年前的作品,但她的電影語言、故事所展現出來的價值觀、權力、控制、人性,都是強而有力,而且並不過時。我個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對於復仇對自身的改變,這裡的復仇並不單指要殺掉對方的那種恨,而是一段感情失敗過後自身的改變、那些令你改變愛情觀、性愛觀的人。而故事當中的權力壓搾,更顯出現代變得更為相互尊重的價值觀的可貴之處。就拿愛奴在最後對春姨的一句對白作為總結,「我從來也沒有愛過你。」。用「愛」去復仇,到頭來會為你帶來好結局嗎?這是你需要去思考的命題,愛自己多一點吧!